5G与工业的融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还是行业反复谈论的重点,而如今5G与工业结合的案例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大数据应用等都与5G技术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未来,随着我国工业进一步转型升级,5G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5G与工业互联成效显著
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而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能够助力智能制造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智能制造也为5G+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市场。“5G+工业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为智能制造赋能。未来在5G+工业互联网的支持下,制造装备、产线、车间、工厂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此前在“2022世界5G大会-5G与工业振兴论坛”上表示。
瑞士机械和电气工程行业协会主席马丁·希策尔也认同周济的观点,他认为5G引领下的智能制造将是未来工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概念,5G带来的互联互通能够为智能制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他也表示,数字化和5G不是最终目的,它们最终要为提高生产力服务。因此在5G应用时,要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他还格外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创新和开放的技术心态。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结合数控机床这一“工业母机”在5G技术支撑下的智能化升级表示,此前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化数控机床得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陈吉红表示,智能机床就是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控制系统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实现设备加工更精、更快、更智能。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床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是中国机床行业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机遇。
“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5G+工业互联网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吉平表示。目前,5G+工业互联网推动下的智能制造已经在部分行业中大展身手,包括5G+大规模定制、5G+智能电力、5G+智能港口等,均体现出当前5G技术在促进工业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制造智能化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工业互联网最根本的目标是创造价值
“工业互联网最根本的目标是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企业;另一个是政府。”在薛吉平看来。
具体而言,企业的核心诉求主要是集中在怎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确保运营安全,符合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要求,同时提升客户体验;而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掌握企业的动态,为企业提供公共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产业集群以及产业生态参与到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工作当中。
薛吉平指出,为满足企业和政府诉求,工业互联网一般会采用数字化研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精细化管理这六种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具体可从物联、智网、云基、数智、慧用、安全这六方面入手。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对5G+工业互联网给予高度重视,去年中国联通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是强基固本,守正创新,融合开放。“在该战略引领下,我们聚焦五大业务,包括大连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和大安全。通过主责主业基础能力的打造,最终实现社会治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需求。”
直面挑战抓住历史机遇
我们都知道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正视存在的一系列挑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中国一重对5G+工业互联网进行了深入思考,未来向5G+工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要面对三点挑战:一是信息安全,如何确保涉及企业秘密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二是复杂化与差异化,如何应对工业互联网属性多样化、连接对象高度多元化、应用场景高度复杂化、服务需求高度差异化等特征;三是如何加速提升数字化水平,缩短应用场景落地时间。
奇安信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总监王弢则从工业互联网安全角度指出,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威胁,二是内部挑战。他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现有的工业安全产品缺乏工业属性;二是业务系统和安全设备缺乏协同;三是用户和安全企业缺乏深入合作。在这一基础上,王弢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的三条标准:生产运行不中断、业务数据不出事、安全投入不设限。
尽管如此,周济表示,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变”,就是机遇,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大大加快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周济强调:“今后十五年,是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工业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实现中国制造工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