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展商入口The exhibitors entrance 参展登记The exhibition registration 参观注册Visit the registration

新型工业化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09 10:15: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当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一、中国式现代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
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新型工业化要遵循“生态化”发展原则,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信息化融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推广清洁能源等绿色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产业价值环境的循环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之路,切实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也迫切需要新型工业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然而,新型工业化建设中面临“过早去工业化”以及制造业脱实向虚的倾向,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因此,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并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力量之源。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我国经济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去产能、强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工业化更是需要重视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打造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中还是基于模仿的创新,因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二、新兴工业化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对策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型工业化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动力不足、不平衡、低质量等制约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国际竞争提升的发展目标。同时,要通过形成产业高端、企业高精、产品高质、技术高新、服务高效的“五高”产业结构体系,来破解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够协调的矛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而助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核心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产业高端、企业高精、产品高质、技术高新、服务高效五个方面出发,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打造产业高端,培育产业新动能。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首先应鼓励自主创新,推动协同创新,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动权。加快融合产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从而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用联合体。其次,应瞄准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在其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在改造升级制造业旧动能的基础上,推进发展新动能,并且做好新旧动能之间的接续。
二是谋求企业高精,打造产业强支撑。智能化服务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趋势,因此应积极推动建设制造业“双创”平台。其中,促进制造平台与企业业务的互融互动,建设生产制造与组织管理的新型模式平台;建设包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双创”孵化在内的多种能力平台;建设与要素汇聚相关的平台。通过多方位平台建设来提高制造业企业品质和增强其效应,并促使其能够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向国际高端产业集中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推行产品高质,增强品牌影响力。产品的品质是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品牌则是产品品质的外在具体化,是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积极开展“质量是企业生命”等宣传活动,营造“质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社会氛围,形成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多方监管的产品质量保障机制。完善修订现有产品质量标准,围绕促进转型升级,聚焦重点领域,研发并推行高质量的制造业产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政策扶持、环境建设、企业发展、市场激励、集群建设等多角度出发,推动制造业进入质量品牌时代。
四是造就技术高新,探索人才模式。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机制,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力度。细化不同领域创新要素的支持政策,尤其是需要对基础研究的创新投入大量的精力。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加大财政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力度,引导多方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建立配套的法律和政策,营造积极的法治、政策和文化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位置。适应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加强协同创新,完善重大产业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共同破解技术难题,加强开放合作,共享创新成果。
五是优化服务高效,融合绿色节能化。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建立并不断完善其制度环境,打造制造业与互联网高效协同体系,打通电商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通道。引导企业创新制造模式,打造一批优质示范企业与示范项目,给予发展较好的企业与项目专项奖励。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道路,因此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工业效能,以此来推动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下一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中国制造数字化转型